35歲男星高以翔今天(27日)驚傳在錄製競賽節目時,跑步途中突暈倒昏迷、心跳停止,雖經搶救仍宣告不治,事後傳出是「心源性猝死」。據了解,高以翔昏迷當下有接受心臟復甦搶救,但《康健》訪問專家表示,現場若有AED(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)才比較有機會搶救回來,否則光靠人工心肺復甦,「機會渺茫」。
心源性猝死2大原因:心肌梗塞、心律不整
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教授張尚宏指出,「心源性猝死」指的就是心臟病猝死,常見2大原因是冠狀動脈問題以及心律不整。雖然冠狀動脈問題中因心肌梗塞引發心源性猝死就佔6成,且容易發生在冬天,但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年長者,像高以翔這麼年輕就猝死,比較大的機率是惡性心律不整。
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研究科主任陳肇文表示,猝死案件中,大約8~9成和心臟有關係,當急性心肌梗塞,心臟一部分壞死、血液無法輸出,血壓驟降就有可能導致休克、死亡。男性患者通常在45歲以上,女性55歲以上,也有少部分出現在40歲以下,通常伴隨有菸癮大、使用毒品,或不明原因血管抽筋等。(推薦閱讀:心肌梗塞怎麼發生?誰是高危險群?)
(心源性猝死主要來自心血管疾病和心律不整,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中的心肌梗塞占多數。)
心肌梗塞容易發生在半夜至清晨以及冬天。陳肇文解釋,心臟在夜間應處於休息狀態,心跳較慢、血壓較低,假使這時劇烈運動,強迫心臟大量工作,自律神經就有可能紊亂,導致心臟出現異常狀態。
此外,夜間至清晨血液容易凝固、較黏稠,如果這時運動流汗,又沒有補充水分,可能形成更多血栓,導致血管阻塞。夜間運動也會讓血壓升高,血管壁斑塊變得脆弱而易破裂,形成血栓。再加上夜間低溫或冬天寒冷,血管收縮,血壓上升,都可能誘發心肌梗塞。
心律不整也來自2大原因。陳肇文指出,「原發性心律不整」是先天或遺傳性心律不整,也常合併心臟結構原本就有異常,例如心肌肥厚或心臟瓣膜疾病,導致惡性心律不整;「次發性心律不整」多由心肌梗塞或心臟發炎引起,因為心肌缺血,心臟部分受損,引發心律不整。將近一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會出現惡性心律不整,但程度不一,大部分不會嚴重到猝死。(推薦閱讀:心律不整嗎?幾個重要警訊,你一定要注意)
(雖然運動心電圖可以檢查是否有心律不整,但對於平常有運動習慣的人,也不容易檢查出異常。)
發作前通常沒症狀,平日注意保暖、避免夜間運動、多喝水
無論是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引發的心源性猝死,陳肇文表示,美國曾統計發現,55%以上男性患者、45%以上女性患者,疾病發作前都沒有症狀,事前完全不知自己有心臟病,也沒看過醫生,一發作時就是心肌梗塞、甚至死亡。若要預防急性心肌梗塞,平常還是要注意保暖,避免夜間劇烈運動,並適時補充水分。
張尚宏進一步表示,先天心律不整引發心源性猝死的比例不到5%,很難提早發現。患者平常可能也沒有症狀,除非家族中有人很年輕就猝死,才有可能意識到是否有家族遺傳,進一步接受運動心電圖檢查和基因篩檢,提前接受治療。
不過,即使接受運動心電圖檢查,醫師坦言,也不容易揪出先天心律不整的問題,除非靜態心電圖就能發現異樣。否則平時若有運動習慣,單靠幾次的運動心電圖檢測也不一定能找出異常。(推薦閱讀:運動心電圖、攜帶式心電圖哪裡不同)
此外,基因檢測篩能找出基因突變的機率也不高,「導致病患常常第一次發作就走了。」也因為運動時自律神經的改變,更容易造成先天心律不整的患者在運動時發作而心臟病猝逝,張尚宏說。
CPR效果不佳,AED有機會搶救回一命
雖然先天性心律不整難以及早發現,及早治療,但張尚宏說,如果現場有AED,病患就有比較高的機會搶救回來。
陳肇文也認為,人工心肺復甦術對惡性心律不整通常效果不佳,除非是熟練的醫護人員,適時給予重擊,否則3分鐘患者沒救回來,就有可能腦死,心臟缺血超過5分鐘,再救回來的機會也很低,「若是惡性心律不整,AED一電下去,才有機會迅速把心律電回來。」
責任編輯:高儷綾
網址: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80516
心得:心源性猝死2大原因有心肌梗塞、心律不整,心肌梗塞容易發生在半夜至清晨以及冬天,自律神經就有可能紊亂,導致心臟出現異常狀態,雖然運動心電圖可以檢查是否有心律不整,但對於有運動習慣的人,不容易檢查出異常,所以平日注意保暖、避免夜間運動、多喝水,避免憾事發生。